分享到:
“鱼” 与 “渔”
时间:2020.02.24浏览:1388次 来源:福建教育杂志社


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吴少丹

《福建教育》是一本我钟爱的本土期刊,可是总有老师反映,《福建教育》不实用,太理论,太官方……听得多了,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?为了避免人云亦云,我翻开了近几期的《福建教育》,同时也翻阅了教师口中称道的教学设计之类的专业实用书刊。不比不知道,一比见差异,专业实用书刊大部分的篇目都是对具体教学的实例评析,针对性较强,而《福建教育》一期之中的实例评析占比却不到一半,且不少文章都有一定的深度。

可书刊质量高低真的就“实用”这一个评价标准吗?人们通过实践得到感性认识,并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抽离出其共性,总结为概念,进而通过概念进行理性思考,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。人的认识发展过程就是在如此循环反复中进行的,这便是“实践出真知”。依此而观,是不是可以理解为《福建教育》的编辑更加系统全面一些呢?

《福建教育》理论性强,综合性也强,每期的栏目大致分为《关注》《特稿》《专栏》《研修》《管理》《直言》《百家》《教学》《样本》《读书》《百味》等;从目录的结构上看,确实理论性的文章占了较大篇幅,即便是篇幅占比最大的《教学》栏目也没有很多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案例,但在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方面,却提供了很好的范本。我认真研读几期《福建教育》后,发现很多文章都是老师们通过实践再到理论升华的用心之作,且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,单就教师职业素养而言,从技能范畴的外化素养到最根本的内在素养皆有囊括。《福建教育》就像一碗有“肉”的“心灵鸡汤”,在品味美好的同时,还能让你真正吃到“肉”,获得成长所需的高养分。我校不少教师都经历过教师职业生涯的适应阶段、基本功阶段、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,也经历了成长徘徊期。如何熬好一碗有“肉”的“心灵鸡汤”正是众多教师勇攀教学高峰、成就自我的必修课。请同样正在为之努力的老师们,多多品尝一下《福建教育》这碗真材实料的“鸡汤”。

古人云: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。”与其手执用之即尽的一次性资源,不若掌握个中肌理,以求变化尽在我手。子曰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”让我们以此共勉!

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:福建教育杂志社 中文域名:福建教育杂志社.公益 ©2024 FUJIAN EDUCATION JOURNAL
电话:0591-87091759 | 传真:0591-87091891 | E-mail:fjedu@fjedu.com.cn
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鼓屏路162号 | 邮编:350003
闽ICP备12019319号-2 | 本网站支持
IPV6
| 网站建设:海西天成
福建教育杂志社官方微信公众号
在线阅读 我要互动 我要投稿 我要订阅 返回顶部